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修身齐家录 >> 内容
让老百姓服气的蒋国平
发布日期:2014-05-04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蒋国平——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它寄托着父辈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也折射着这位中国普通公民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壮志雄心。蒋国平因救人而死,大半辈子为公益事业献身,是一个平民中的英雄。  

    18岁那年,蒋国平在村民们热烈的掌声中,就任儒林镇蒋桥村16队生产队长。他是蒋桥人看着长大的。13岁,他就帮父亲在田里干活了。16岁时跟父亲到长荡湖去罱河泥扒草渣,那壮实、勤劳的样子,让人看了挺舒心。不久,生产队让蒋国平当农技员,他干起活来没白没黑,人家河头地边干活时,夏天找块树荫纳凉,冬天寻个高坡晒太阳,他却泥里水里忙。人家招呼他也歇歇,他常常只是抿嘴一笑。大家议论:要是国平当了我们的队长,他能干,脾气又好,我们跟他干,服气!

    就这样,当大家民主推选队长时,一位老农刚提了蒋国平的名,很快就有一大帮人齐声喊:“行!行!”就这样,他毫无争议地成了16队的当家人。当时,他只抓了抓头,说了句:“多谢大家看得起!”

    这一当就是34年。以前叫队长,现在称组长,这样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村官,蒋国平当上了“瘾”,当出了成绩,让他走进了人们心中,上了那永垂不朽的史册。

    如果说,当年的生产队队长还有个派工权、口粮分配权的话,如今分田到户、责任承包,一个小小的村官,面对的恐怕只有一大堆催款收费、统筹安排公益带来的烦事、难事了。在蒋国平最“有权”的时候,他手里没有指挥棒,有的只是一只充满正气的哨子。他坚持时时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平公正、以身作则。蒋桥村的人都还记得,当年别的生产队,队长吹破了哨子,田里看不见人影;而他们的小平子(队里人对他的昵称),只要他的哨子一响,人就齐刷刷地出现在田埂上。廉生威,公正无私是一种无上的权柄。那哨音充满正气,所以能聚人心、服百众!由于这位小村官的精明能干,加上他的人格力量,他曾领导生产队夺得全公社稻麦单产冠军、工分值全社第一名。

    时间进入1991 年。那一年,常州遭遇空前水灾。蒋国平带着村民在“辖区”的一片汪洋的圩田里,战天斗地了十几个日日夜夜,住在圩埂上草秸搭起的工棚里,顾不上回家。家人看到他整日满身泥浆,一脸憔悴,双眼布满血丝,都想让他回家睡个好觉,弄点鱼虾补补,可他总是抿着嘴笑笑,说:“你们看,我能走得开吗?”在抗洪一线,大大小小的指挥官多哩,缺了他有啥了不得,可他硬是不走。他说不出为共产主义奋斗、无私奉献那类豪言壮语,就那么一句从心窝里掏出的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走不开!

    他除了要时时吹响手里的哨子,要干人们可想而知的脏活累活,在许多人捐献草包、毛竹、蛇皮袋等抗洪物品时,他还要负责清点、记帐、接待来人。有人毛遂自荐要帮忙,他又只是抿嘴一笑,说:“这工作麻烦着哩,帐一点点都不能弄错,还是我自己慢慢来吧!”后来,有村民“揭发”他:“我们大伙儿送上去的东西,笔笔都记了帐;就我们组长,他家的几十只编织袋,那么一大堆毛竹排柱,连门板都捐上了,怎么帐面上一点没有反映?”事后,凡捐献入帐的物品,都是“有说法”的,有的计价付酬,蒋国平捐的物品,一样也不记帐,自然一分钱也没有。虽然不值几个钱,但那无怨无悔舍私济公的气量,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16组有蒋国平做组长,真正做到了村民团结、民风淳朴。他那个组,没有村民斗殴、兄弟反目、婆媳不和;村里的农田改造、科技普及、抗洪抢险、修渠铺路等,只要小平子开口,组里人必定积极响应。

    一眼看上去,蒋国平不像个官。他身上没有件像样的衣服,只有粗砺的脸上写着真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注意形象当然无可厚非,可蒋国平从不在这方面花心思,恪守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当了30余年村官的蒋国平,生前恐怕没有坐过小轿车,他进城办事,常坐拖拉机。他的朋友说,小平子虽然也讲究整洁,但衣服穿得一点儿也不时尚。春秋天,他总是那套浅蓝色的两用衫;夏天,他穿得最多的,不是那件长袖的白布衬衫,就是那件圆领的紫色运动服。他并非买不起像样的衣服,他总说普通衣服穿了习惯,穿了舒服。是的,他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农民崇尚的是朴实,是实用。

    可就这么个乡下“土老冒”,村里村外的人都敬他,老人称他当家的,外村的小青年叫他好娘舅,因为他把一颗心都捧给了乡亲们。

    孤身残疾的村民冯国荣,两亩多的承包田年年都由蒋国平义务耕种不说,老冯有个什么病,不是蒋国平去送这送那,就是干脆用板车把老冯拉回家来,吃喝拉撒全由夫妻俩“承包”。 老冯去世后,村里许多人感慨地说:亲兄弟也不过如此。成天说学雷锋,咱当家的才是真的雷锋呢!

    村民王小兔,十年前儿子因车祸身亡,孤苦无依。蒋国平每天忙完了活计,总要习惯地走进王家看一看,有时饿着肚子还得陪老王聊一聊。见老人原先住的房子墙歪屋漏,国平同自己的父亲和妻儿一合计,拿出家中不多的存款,率同三朋四友,给老人盖起了一间新房。

    邻近17组的村民于建方想盖几间私房,看上了蒋国平家那块傍着大道、离河不远的菜园。那块菜园靠国平家近,是国平父亲的“健身房”,老人爱在这块土地上捣弄捣弄蔬菜,活络活络筋骨。这地更是蒋家的“菜库”,一家数口的日常蔬菜就靠它了。当于建方吞吞吐吐地向国平父亲提出换地的要求时,不仅老人家不愿意,村上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说:“亏他想得出!那块菜地人家种了十多年,怎么好随意夺人所爱!”

    但考虑到两组的关系,体谅老于家移换别地的困难,蒋国平还是耐心地做了两组村民的工作,哄着“骗”着老父亲,把上等宅基地“拱手”让给了老于家。老于喜出望外,一直心怀感激。蒋国平牺牲后,于建方含着热泪教育儿女们说:“这个蒋国平,就是100年以后人家都忘记了,我们于家的子孙也不能忘了他!做人,就要学蒋国平! ”

    蒋国平多年兼任五叶搬运站站长,不仅使得这家亏损单位在短期内扭亏为盈,还新建了码头、盖了货栈站房、添了大型吊车以及各种搬运工具。他曾冒着风雪,帮一位拖拉机手将装了一车氯气瓶的拖拉机从淤泥沟里解救出来;他还冒着严寒,只身跳入冰冷的河中,帮助同村的蒋文军将不慎跌滑河中的新买的中巴车打捞上来。事后,人家都想送点东西谢谢他,可他说:“乡里乡亲的,讲这话就见外了!我只希望你们以后出门当点心。这烟啊酒的,我又不好那东西,你们自个儿留着,还能派派其他用场呢!”他就是这样,什么事都想着别人,自己做什么好像都是应该的。

    对儒林镇蒋家桥村的人来说,2000年6月3 日,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上午10点钟左右,年过七旬的孤寡老人王小兔在用煤气灶做饭时,煤气罐泄漏起火。火焰腾挪上房,形成烟气一片。王小兔见房梁起火,赶快将煤气罐扳倒,跑出门外呼救。

    这时,蒋国平正在离王家不远的河对面,一见火情,迅速赶至火灾现场。他镇定自若,先指挥青壮村民将围拢来的小孩子带走,自己则借来一只水泵,在王家房前的一口水井中抽水救火。十几分钟后,蔓延的火势基本得到控制。就在这时候,众人只听到房梁上“啪”地一声巨响,原来是一根椽子被火烧断了,倒塌的屋顶顺势倾倒。

    “啊——”有人喊起来,以为是煤气罐爆炸了。蒋国平连忙往屋西头跑,才两三步,突然身子一晃,面孔朝下跌倒在路上的一洼积水中——他不幸踩到一根被大火烧断了的电线。等人们将水洼中的蒋国平抱起时,他早己鼻息不闻。抱着一线希望,人们从路上拦下一辆三轮车,送蒋国平去附近的五叶乡卫生院。院方立即组织抢救,但已经是无济于事了……

    6月5日,英雄就要上路远行了。一大早,蒋家桥600多村民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村委会旁,上至拄拐的白发老人,下至待哺的黄口小儿,一个个神色严峻,不少人眼噙泪水。灵堂外那长达百米的墙上,摆满了全镇远近村民自发送来的花圈;人们送来的挽幛,竟在灵堂外的一条宽阔的马路上摆了50多米长。

    2000年11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蒋国平同志为革命烈士,金坛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金坛市见义勇为先进分予”荣誉称号。蒋国平——这位被蒋家桥村村民昵称为“小平子”的好当家人走了,可他却在老百姓的心坎上高高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