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勤廉故事会 >> 内容
不要算错反腐败的经济账
发布日期:2014-11-25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步伐,全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凝心聚力打老虎、拍苍蝇。从被处理腐败官员的级别和数量来看,堪称党的历史上最严厉的反腐败行动。然而,在近两年持续高压的反腐态势下,部分官员认为反腐败会逐渐放轻力度、放缓节奏,或者告一段落。有人甚至提出,反腐败不能只考虑政治账,还需要考虑经济账,如果不适可而止,会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反腐无疑需要付出一些成本,但这是一个政府能够承受也必须承受,且丝毫不容置疑的唯一抉择,而且我们必须从更长远的视角审视反腐。腐败会带来强烈的负经济效应,如侵占公共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弱化经济政策、扭曲激励机制、阻碍社会分配等。反腐败,是挖掉国家经济体中的毒瘤,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能够轻装上阵,走得更快。从最近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新闻社调查的17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值显示,到2020年,反腐行动将让中国的GDP增长率提高0.1到0.5个百分点,这显然要归功于反腐减少了贪污腐败对经济的拖累。
  在少数腐败的“重灾区”,由于落马官员过于集中,出现了局部政府事务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有人说,“腐败官员都是能人”。如果把能够跳出规则之外办成事情当作是一种“能力”,那么,宁可牺牲一批“腐败能人”,宁可接受经济暂时放缓,也不能放松反腐,这好比企业重组,短期带来冲击,长久必然有益。腐败官员有能力、有想法,他们促进发展的同时破坏市场公平所带来的经济危害更大。现今的反腐形势让行政规则更加明确,在制度的层面为大量有能力的官员廉洁从政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与平台,从客观上降低了从政的风险,实际上正是对政府官员的一种保护。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正经济,需要遵循“游戏规则”。腐败意味着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有人可以通过权钱交易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破坏市场基础。我们看到,目前所谓依靠良好“关系”维持生存的高档餐饮、奢侈品、旅游行业日渐萧条,与腐败打擦边球的消费活动纷纷萎缩,那是因为这些靠贪腐群体支撑的畸形食利者,本身就是市场资源被错误和扭曲配置的结果,表面繁荣,实则脆弱。靠腐败推动的经济不是正常的经济,腐败横行的市场也不是健康的市场。反腐败,就是要让这些错误和扭曲配置的市场资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保持稳步增长与推进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多更复杂。反腐败不仅关乎政治纪律严明与社会和谐,还决定中国经济如何面对未来。因为腐败一旦形成链条,必然会刺激掌握经济资源的部门和官员,向更多领域“伸手”,通过制定“模糊”政策来加强自身权力、留出寻租空间,不断阻碍有利于经济有序发展政策的出台。与短期的经济影响相比,这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官员不断的创新和尝试。然而多做事确实容易提高腐败和犯错的概率,一些官员在高压反腐态势下日渐“谨慎”,推动经济发展开始放缓。中纪委近日直言“宁可不作为,不能乱作为”,并非鼓励官员消极怠工,而是为了强调乱作为的巨大危害。国务院7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大督察,行动及前后多项举措,可以看到高压反腐背后中央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就是要借反腐败的东风,建立新的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在缩减腐败寻租空间的同时,鼓励企业按新的游戏规则发展。反腐败与市场化改革共同运作,必然将建立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生态。
  当然,反腐败要真正体现出对经济的长期益处需要避免运动式的反腐。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最近的几次讲话来看,中国的反腐败还将持续下去,在建立制度与法治的基础上趋于常态化,不仅依靠党内反腐,或者中央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反腐,还会转化成法律和制度的有效规范,以及全社会更加广泛的民主监督。(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