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创新探索 >> 内容
定位主业 履职监督
——落实纪委“三转”工作要求的一点实践体会
发布日期:2015-02-12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内容提要:“三转”工作,是推动派驻纪检监察工作产生“质量”飞跃的一个“裂变过程”和“重要阶段”,不存在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需要如何转、加快转的主业定位和履职行动。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过去所在驻在单位没发生过问题,不代表我们了解了全部问题、抓住了具体问题以及不存在隐患性问题,正是通过“三转”、自觉深化职能、不断聚焦问题,才促进我们去有效地“把脉”驻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从而,进一步做到“心中有底”、不断迈向“标本兼治”目标。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面临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正确指导派驻机构如何破解驻在部门监督工作难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三转”工作,是推动派驻纪检监察工作产生“质量”飞跃的一个“裂变过程”和“重要阶段”,不存在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需要如何转、加快转的主业定位和履职行动。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过去所在驻在单位没发生过问题,不代表我们了解了全部问题、抓住了具体问题以及不存在隐患性问题,正是通过“三转”、自觉深化职能、不断聚焦问题,才促进我们去有效地“把脉”驻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从而,进一步做到“心中有底”、不断迈向“标本兼治”目标。
  本文,仅从派驻机构的一个层面,就探索落实“三转”工作的具体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以“三转”为主线,增强派驻人员使命感。
  增强主业意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担任局纪检组长一职以来,实事上对纪检监察工作从内涵到任务一直处在一种“打工”状态,虽然大都延续中央、省市“三项格局”(三项工作格局,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1993年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根据中央部署确定的。)。但因方式方法缺乏紧密联系,并没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也对监督和查办案件工作带来了职责及权力边界不清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工作上的兼职,实际上让党风廉政建设处于一种“空转状态”。去年,中央纪委向全体纪检干部提出“三转”要求,从本质上科学界定了纪检工作的性质、合理规范了纪检干部的行为,实现了方式方法的转变和主体职责的明晰,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此,我们保持了高度自觉、自信和自为。
  定位主业轻装。管住该管的,才能毕其功于一役。2010年,局党组根据领导分工调整,重新分配纪检组长兼职有关党建工作,这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十几年来的第三次兼职。十几年的兼职工作给我们这样一种体会:名义上似乎“只有兼职,才能保证监督的深入”,实事上是“忙活半天,却事与愿违”,得到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地”。多年的感受,让纪检监察工作得出的结论是:把自己的阵地当作成了随便跑位的“自由后卫”,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跑;把自己的主业当作了临时当差的“预备队”、“消防队”,哪里应急就向哪里派;把自己的身份当作了凡事皆能的“万能箱”,哪里多余都朝里面装。长此以往,这种不堪重负的局面,扯肘的是干事精力、干扰的是纪检主业、弱化的是监督职能。去年6月,我们才走出“兼职”,重回主业轨道。
  紧扣主业用力。心有专攻,方能成业。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政府转职能,已成为国家治理层面的“新标志”、成为不受地域限制、不留监督死角的“新常态”。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的氛围下,为长期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和职责保障。为此,我们把加强查办一线行政执法行为,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业之一,制定了针对权力事项运行的“联查联动”方案,以突出重点、规范程序和纠错并举、形成震慑为方式,走访行政服务对象6家、发放调查问卷22张,查阅各种资料台账300多件、召开专题座谈会8场次,约谈问题人6人次,当场提出整改问题26件次,不仅有效防控权力的不作为、乱作为,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有为、有位和有威力度。
  二、以“三转”为主业,强化驻在部门监督力。
  监督主体责任。良好的习惯和氛围,是培植良好行为的催化剂。如今,局党组已将主体责任,不断落实到党组集体学习、议事工作、领导例会制度和每周日程安排中,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在自身逐渐形成于良好责任和习惯,并融会贯通于逢会讲党建、遇事讲依据、行权讲法规、与人讲廉政的具体行动中。同时,也形成“党建,行政两个推进”、各级干部“一岗双责”、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工作实践证明,党组的主体责任必须由原有“唯业务”、“唯指标”、“唯数字”等习惯,转变为“把握政治方向”、“落实发展任务”、“带好班子队伍”、“管住不良风气”上,而监督主体责任,必须落脚于强化领导职责、教育职责、管理职责、垂范职责、检查考评职责上,坚持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推进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一体化”。
  发挥监督职能。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发挥纪检组监察工作的独立职能,坚持聚焦权力事项风险防控,并作为落实“三转”、加强“三个扎口”监督点,即用“程序控制原则”,监督“三重一大”的执行环节,以防控公费开支“闯红灯”、人事任免“轻民意”、重大事项“少依据”;用“法治底线思维”,监督“权力事项”的运行动态,以防控调价会“缺少论证”、价审会“自由裁量权大”、案审会“淡化结果”;用“坚持民主公开”,监督“领导四风”的过程整改,以防控决策过程“官僚主义”、执行过程“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发生。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是,纪检监察工作要紧扣党风廉政建设这个“牛鼻子”,纪检监察干部要立足主业,恪尽职守,尤其要提升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能力。
  强化纪律权威。人不依规矩则废,党不依规矩则乱。作为派驻纪检监察工作组,必须履行保障“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正确执行的职责,坚持“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为此,我们注意学习领会上级纪委重要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派驻单位工作业务和人员的思想变化、工作特性、生活爱好等实际,探索和构建起五大“防火墙”,即制定“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实施办法,确保“一岗双责”责任落到实处;制定“价格工作三个清单”,在全系统率先实现与法治建设无缝对接;推进我局《制度和重要事项廉洁性与效能性评估》的“双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预防“不作为、乱作为”等“监督门坎”;出台“七个一律不准”措施,严防“节日腐败病”发生;深化“物价讲堂”建设,不断打造“德”的价值链。
  三,以“三转”为主责,探索固本强基新常态。
  围绕中心强责。“三转”工作,是维护经济工作的“带刀护卫”,离开这个“中心”,将必然会失去有为、有位的有力“抓手”。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相当大、相当多,经济下行压力、企业运行困难、市场供需矛盾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经济的安全可靠、实现经济的平稳着落,将是衡量价格工作在全力提升今年经济工作水平、确保经济工作质量、实现经济工作成果方面的最主要标准之一,这也是我们纪检组监察室,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强化的“中心”意识和“主业”责任。下一步行政监察的重点是:紧扣物价工作“三个清单”强执行,把维护广大群众的正当价格权利放在第一位,把保护企业发展的合理价格诉求作为监察点,把落实上级年度价格政策及效能建设作为着力点。
  维护纪律担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从事派驻纪检工作近13年来,驻在单位及工作条线没有发生任何违反党纪政纪的人和事,探寻其中的宝贵经验是:遵守纪律务必带头,真正做到遵守纪律要老实、要认真、要自觉;维护纪律务必担责,切实做到维护纪律不放纵、不懈怠、不推责。下一步纪检监察的重点是:严肃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立场上决不摇摆,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发表反动言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决不阳奉阴违;严守规矩,坚持查处“团团伙伙”、小山头、小圈子、宗派主义,不断强化组织性、增强程序意识;严格监督领导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及干预日常工作、领导个人默许他人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等。
  执行制度守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下一步廉政监察的重点是:聚焦“八项规定”,落实“两个责任”,共同做好“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文章;建立纪检举报专网,畅通党员群众意见诉求渠道;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完善公开监督制度。聚焦“四风”,整改领导作风,增强思考和倒逼问题的工作导向,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力。聚焦服务和发展环境,严格执行“三个清单”,着力倒查遗留价费问题,切实为发展“疏浚”。聚焦“问责”力度,切实发挥惩治腐败的“威慑”作用,通过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努力增强工作的综合效果;坚持动态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抓早抓小,不断强化“廉政红线”源头治理;坚持行政回访、廉政约谈以及通过对责任人的查处与通报,不断释放警示信号,达到警示效果。(张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