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修身齐家录 >> 内容
濑江河畔清廉心
发布日期:2020-06-23   来源:溧阳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江苏溧阳,古城新市,古称濑江、濑水、平陵、永世、永平。江南山水,吴越文化,人杰地灵。被誉为“中华第一诗”的《游子吟》就诞生于此。而位于溧阳濑江河畔南渡石桥的绿化丛中,静静卧着一块流传百年的困龙石,向我们诉说着一位清正廉洁爱民的知县故事。

吴学濂,字逊周,号净友,江西高安城南石桥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增贡生,授临川训导,曾任新阳知县。清乾隆二年(1737)二月十三日始任溧阳知县,政绩卓著,为溧阳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吴学濂到任后,溧阳接连两年遭受水旱灾害,洪水冲走淹死了不少村民,农作物损失惨重。位于濑江河畔的南渡桥倒塌,往来过客不能渡河,周围居民不断请求修桥。于是,他亲自到各乡测量地形高低,水道浅深,对全县的几条主要河道和支流都进行了“穷源溯流”式的实地考察,并写下了专题研究论文《水说》。乾隆三年(1738),他将考察经过及测绘的图形向上级写了请疏河流的报告。清乾隆5年(1740),吴学濂再次呈请上级拨款,倡议募捐,修建南渡桥,并写了重建南渡桥的记事文。文中说:溧阳虽然地处偏僻,河流遍及全境。商贾旅客,来来往往,喧闹纷杂,早出晚归,风尘仆仆,不知有多少。南渡河上建桥,既关系到舟车行旅,又关系到农田的利害,不能有片刻的拖延。然而,建南渡桥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在吴学濂的倡导下,县里热心公益事业的乡绅和百姓,踊跃捐资,才使此桥竣工。同时,吴学濂还大规模修筑县城,开挖溧阳城河,并建起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修筑水关与城墙。乾隆六年(1741),修城竣工之后,吴学濂捐出自己的俸禄,在上水关重修楼屋,并加盖一层,使太白楼得以复新。

清乾隆时,溧阳城里居民崇祀五猖神,其状貌狰狞,奸民借以生事,愚民弃产媚鬼。相传前马村湖荡中夜忽有光,探得二木箱,箱中有奇形异状木雕傀儡若干,被村上陈、芮二姓各分其半,每年春末,科钱迎赛,奔走若狂,相沿已久。每年此时,村民杀猪宰羊,借祭神为名,群聚大吃大喝,耗费极大,结果富者变贫,贫者更贫,消耗民力,耽误农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吴学濂就任后,深入民间了解疾苦,鼓励督促人民搞好生产,毁掉五猖庙里的神像,将它改为“五贤祠”,社会风气有了很大转变。扮殇演戏少了,农业生产也获得了丰收。但前马迎神赛会的旧习仍然不改。清乾隆七年(1742)春天,吴学濂亲至前马村,命衙卒将木雕傀儡抬至公堂,召集村民,当众焚毁,告诫民众破除迷信,倡导农民栽桑养蚕缫丝。他还劝谕群众说:“迎神赛会,人劳累了,钱也花光了,没有一点好处。哪如把自己的劳力和钱财用到公处,为乡里筑堤开沟以防旱涝灾害呢?”村民豁然悔悟,如梦初醒。吴学濂又担心他们思想会有反复,特地写了诗,进一步指出淫祀的危害与破除迷信的好处:“傀儡由来自昔传,华光作福赛年年,可怜儿女痴默甚,卖却新丝典却钿。枯木无灵已化尘,民间岁省百千缗,移将修筑堤防用,好听农歌大有春。”

溧阳人民植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即已开始。但在吴学濂任知县前,全县只有姜笪、新昌两村保留养蚕、缫丝的传统副业。全县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每年的财政收入仅能支付本县公职人员半年薪水,不足部分,由上级扶助。吴学濂上任后,他根据溧阳气候、地形、地貌特点,积极倡导并亲自教民种养、饲养的方法,村民纷纷争相仿效。自此,溧阳蚕桑事业趋于繁荣昌盛,成为当时全县的一项骨干副业,其收入有补于人民的衣食之用。

吴学濂到任的第二年,由知县徐一经编辑成书、后经增补的《康熙溧阳县志》的木版毁于火,县里的士绅们提出要续修县志,他因刚来溧阳,没有立即续修。此后他一直利用公余之暇搜集资料,采访遗民耆旧的传闻,收集里巷稗编的记载,对照旧志有所增删,并且组织了本县离职居家的官员与地方名人进行编辑,终于在乾隆八年(1743)将《溧阳乾隆县志》修好,该志卷首有吴学濂自序并旧序、跋8篇及舆图等。全志体例比较完备,内容鲜明,条理清晰,内容记述至清乾隆七年。

吴学濂在溧阳任职8年,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两袖清风,公道廉洁。他倡导人们读书,有时经过别人的家塾,听到清脆的读书声,就进去与主人谈论文章,停留一段时间才离开。邻近县份时常发生“盗贼”案件,唯独溧阳县内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农业连年丰收。乾隆九年二月,因操劳成疾,吴学濂卒于任上。溧阳的老百姓有感于他的正气和廉洁,于是在石头上刻字,记载了他的事迹,建立了两处名叫“吴公祠”的祠堂,一处在曹家巷西,另一处在西门外后街。(高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