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荷廉文化 >> 廉政时评 >> 内容
用“良性机制”打破基层人才困局
发布日期:2020-09-15   来源:钟楼区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基层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也承担着履行政策指导、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从上至下”的事务千头万绪,涉及城管、民生、审批、执法、治理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在基层进行汇总、处理。但是,越往基层走,优秀人才流失的情况愈发突出,“年年招,年年少”,此番困局始终干扰着基层办事创业的动力与能力,对于队伍稳定和延续也产生着不良的影响。

“天花板”困局亟待资源“下放”。乡镇(街道)是与群众打交道最多、最考验干部和锻炼干部的地方,但是由于晋升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还有编制的限制等,导致基层晋升渠道受限、发展空间较小,往往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人才的流失反之又对基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要想打破“天花板”,需要真正摸索出适合基层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晋升规则;需要争取政策资源为广大基层人员发声,激发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真正释放基层活力。

“千手观音”困局迫切良性转变。基层“一根针”串起部门“千条线”,基层干部“一个顶仨”“白+黑”“5+2”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似乎变成了常态。如何给基层干部“松绑”?如何充实基层干事创业的力量、建好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一方面,上级部门会“加压”也要会“减压”。“压担子”的同时要给予基层人员更多的关心,“派任务”的同时要多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切实落实“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基层减负”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会“加压”也要会“抗压”。由“层层向下加压”向“部门层第抗压”转变,变“凡事基层处理”为“各级部门主动协调”,变“依赖基层报表”为“打通部门壁垒”,变“形式主义负担”为“实在政策支持”,让基层成为“想做事、能做事”的地方,成为“人人都想来”的地方。

“煮青蛙”困局呼唤有效激励。与忙碌不堪的年轻基层干部不同,基层队伍中还有这样一类人,因看不到前途希望,也没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缺乏主动作为的欲望,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只完成手头有限的工作,以“不出错”为最高目标,“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办公桌前。此类“松散无劲”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除了主观原因,客观上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同样不可忽视。要想发挥出基层能量,既要有“容错机制”,也要有“退出机制”。既要给愿意做事的人以适当的“保护”,也要让在考核评审中不合格的人给有能力、敢担当的人“腾位置”,才能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温水煮青蛙”困局从制度上得到化解。(周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