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之窗 >> 内容
常州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创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
发布日期:2021-04-20   来源:常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常州市出台《常州市2021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明确18项攻坚任务、206条年度重点改革措施,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常州市纪委监委紧扣中心,立足本职,致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创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

一、强化政治监督,推进工作责任落实。一是压实责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常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文件精神,制定实施《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落实<关于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同时,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列入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日常监督内容,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二是营造氛围。去年,协助市委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大会和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进一步强素质、守清廉、提效能,推动各单位通过报刊电台、电子显示屏、网络媒体等渠道,宣传本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和个人承诺,营造“营商环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监督。将各地各部门落实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减税降费、中小企业帮扶等涉企政策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重要内容,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推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意识,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二、强化执纪问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运用电话、网站举报专栏等监督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损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的信访举报,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优先给予答复,对诬告、诽谤、造谣等行为,及时进行澄清,消除对当事人及企业的影响。二是加大执纪执法力度。依规依纪依法整治对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其合法权益不予保护等行为。去年以来,已对9起涉企问题线索进行重点跟踪督办。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全面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市县联动同步开展私车公养、挂证取酬、违规借贷等问题专项治理,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以来,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794个,处理110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2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7起227人,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33项。四是着力开展跟踪问效。深入查处干部服务企业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以及职能部门“推绕拖”等问题,对解决企业家反映的问题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严肃处理。去年以来,已对2起涉企慢作为问题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五是实施案件风险评估。对涉案民营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对涉案企业资产和设备依法慎用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三、强化长效机制,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一是建立亲清关系机制。制定落实《常州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规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的交往交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政商交往中牢记“亲”“清”二字,做到有交集无交换、有交往无交易。二是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错误,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按规定予以容错纠错、减责免责。2020年以来汇总上报容错纠错典型案例80件,树立起干事担当的良好导向。三是健全联动处置机制。统筹发挥“政风热线”“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等平台作用,及时发现、搜集、曝光问题,开展督办、回访,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问题整改,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等各界人士的监督作用,做好反映问题的处理。四是落实挂钩联系机制。鼓励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挂钩联系企业工作机制要求,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态文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等一线,以“四不两直”、驻点服务、上门服务、“一对一”服务等形式,积极宣传帮扶政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真真切切感受到“常州速度”,满满当当体会到“常州力度”,实实在在感触到“常州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