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荷廉文化 >> 廉政时评 >> 内容
在恒心、诚心、公心中磨砺初心锋芒
发布日期:2021-10-22   来源:钟楼区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要多往风里走、雨里闯,汲取奋进担当、争做中流砥柱,在“恒心”“诚心”“公心”中磨砺初心锋芒,在接续奋斗中磨砺使命担当。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许多青年党员干部从学校出来后,便直接踏上基层干部的工作岗位,可以说是激情在胸膛里澎湃,上阵冲锋却总是缺些能够将事做到尽善尽美的能耐,望着优秀前辈圆满完成工作游刃有余的姿态,一时间会有些急躁、失措溢于言外。归根究底,都是学识不深、钻研不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做得不够。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青年党员干部既要充分发挥干劲足、思维活、肯吃苦的优势,也要涵养潜心学习、求真务实的学习品格,既要树牢“勤学”的意识,也要培养“细悟”的本领,既要在庞杂的理论中找到与自身工作相契合的切口要点,也要在琐碎的规章中锁定矛盾频发、群众最关切的逻辑重点,从而在快节奏的工作中统筹学与干的平衡点。学而有信,谋而有方,行而有范,而后三省吾身:已经咀嚼品味、吸收转化了哪些知识,得以应用于工作提升质效的一部分有没有落实到位,以及接下来需要学哪些、怎么学?持之以恒品味学习的苦与收获的甜,逐步形成吃下去、吸收好、食欲高的良性循环,补足精神之钙,磨砺学无止境之锋,建立“学然后知不足”的新常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是所有年轻的花朵都坚韧到能够扎根于实干的土壤,且不提风霜侵袭,单是日复一日的基础工作,却有可能以消磨部分青年干部的一腔热情。心如磐石,思如蒲苇;言之何易,行之何难?实干不是单有宏伟蓝图、雄心壮志就能攀登的高山,登山客们不仅需要一时热情,更需要长久的真诚。捞一张板凳,卷一圈袖管,拿一套纸笔,带着政策和对策,带着虚心和诚心,走到街头巷尾倾听社情民意,走到田间地头体味家长里短,以民意民忧为导向,反复打磨每一次改善民生专项行动的细节末项,一点一滴将“实干为民”烙印进心底。青年党员干部要善于从百姓呼声中辨明工作方向,从治理难点中提炼发力思路,在小事、琐事、民生实事中洞明世事,在大事、难事、急难险重中练真本事,磨砺经世致用之锋,诠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真本色。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如果说学习与实干是青年党员干部曾在校园生活中多少接触过的“老朋友”,那么廉洁自律则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方能遇到的“新伙伴”。坚韧如竹,清正如梅,当是自画像,更是衣冠镜。“公生明、廉生威、忠生信、勤生绩。”不破公私“警戒线”、不触法纪“高压线”,青年党员干部要牢牢抓好每一次正衣冠、清耳目的警示教育机会,鉴前人之足迹,化作己之良方,强化家风家训道德力量,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锐利武器,警惕“小诱惑”“小动摇”“小心思”,在慎独慎微中积尺寸之功,在防微杜渐中锻不坏之身。维护好对党忠诚“生命线”、探索好“勤”“深”“实”“责”“落脚点”,青年党员干部要摒弃“撞钟和尚”“南郭先生”的心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道德观,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干锻炼,磨砺精忠报国之锋,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黄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