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内容
武进区清廉馆落成百日
发布日期:2015-10-22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七月流火,遇见一泓碧水上“莲花”悄然绽放,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015年7月6日下午2时,随着启动仪式上,水晶球里清廉馆落成字迹的逐渐清晰,数千人的会场掌声经久不息。梦圆了,愿圆了,圆一个两代人接力、数十年拼搏的梦。
  如今成长中的清廉馆经过百日的磨砺,正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以历史为脉,以文化为媒,以传承为魂,敞开宽大的胸怀,张开热情的臂膀,散发廉洁的芬芳。
以历史为脉,清廉史迹
  武进是一个文化禀赋极为丰厚的地区,自古多直臣廉吏,其践行的优秀廉政文化是宝贵历史财富。在馆建之初,如何精准定位、裂变式发扬传统廉政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难题。数次激烈、深刻的头脑风暴,几度校准古今坐标,迸射出智慧和激情的火花。
  “传承武进文脉,铸扬清廉风尚,清廉馆的定位应该在这!”武进区纪委常委会经过反复学习、论证、最终决定: 用历史感受卓越,用文化彰显底蕴,用传承表达敬意,清廉馆要致力于打造一场廉政文化的盛宴。
  走进清廉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熠熠生辉的“百廉图”,烟波浩渺的水面,帆影点点,那是武进历史长河中一段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以朝代更迭为引,以故事讲述为珠, 经反复遴选100名武进廉吏串珠成线集中展示武进廉政文化的悠久历史。“三让王位为华夏所仰的季札;收帽还珠不昧千金的庄存与;生无愧行死无愧衾的陆南阳,君臣对话直言吏治之道的吕公……”以古人风范为鉴,教化引领,启迪心灵,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认知自我、见贤思齐,思想得到感化、境界得到提升。同时,在创意策划中还穿越千年将天地对话、古今交融带来的灵感融入到了“廉政人物泡泡柱”、“廉政故事新演绎”、“廉政俚语大家学”等群众喜闻乐见互动项目,逐步将清廉馆打造成体验式、感悟式反腐倡廉教育新平台。
以文化为媒,清廉可鉴
  文化底蕴是实现理想的土壤,清廉馆在筹备之初,便确定了“教育为本、文化为魂、载体为形”的表现形式,在对传统文化发掘整理的基础上,用现代表现形式对廉政文化优秀传统、有益思想和精髓精华进行提炼整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脉络清晰的文化体系。
  “清风足以竦万古之人心;高节可以励千载之愚俗”。巍然挺立的“清源坊”上铭刻着宋哲宗赵煦称颂武进人文始祖季札所赠的清风对,历久弥新,无声的见证着千百年来武进民风淳朴、清流辈出的历史。如果说清规家谱、劝廉俚语表达着市井平民对廉政文化的点滴感悟;那么诏书圣旨、廉言警句则体现着上层建筑中廉政文化的深厚积淀。如今这些看似微小的廉政文化因子,在清廉馆集聚,汇合,融合,裂变,释放了昂扬向上、意气奋发的廉能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清廉馆十族家规展台前,嘉泽的杨老先生眼眶微润:“在这我缅怀先贤榜样,感受家风力量。家风的传承,刻在心上比写在纸上重要得多,言传身教比耳提面命重要得多!”如今,武进谱牒文化盛行,分享好家风、传颂好家训,也正成为廉能量集聚的新源泉,必将吹扬起武进清廉气正的新风尚。
以传承为魂,清廉铭心
  红泥,是传承,更是警醒。清廉馆内武进区首部廉政微电影《红泥》开播,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微电影《红泥》,讲述了新时期武进纪检监察事业薪火相传的故事,集中展现了新一代纪检人忠诚、干净、担当的职业品质。
  “我们的清廉馆!”提起清廉馆,武进纪检人便会萌发浓郁的集体荣誉感。“三年,1000多个日夜,全员奋战,群策群力,这是集体智慧的高度凝聚,更是干部队伍的特殊练兵!”武进区纪委常委章春军谈起清廉馆的建设深有感触:“如果说清廉馆是武进廉政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那么是无数武进纪检人将爱与忠诚铸就了它坚实的底座。”
  “人文精神带出新风气;廉政文脉筑牢新根基”。如今,武进清廉馆已经成为武进党建工作一张闪亮的新名片,武进党员干部爱用“无可替代”来形容它在武进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超然地位。开馆以来,短短的一百天,武进清廉馆已接待省市区三级参观团体77批次,共3428人,正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修身塑形、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有效载体,品牌影响力逐步向全国延伸。(缪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