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很荣幸作为借调人员被组织派到省纪委协助办理相关信访案件。如今,借调工作告一段落,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锻炼和思考,我觉得作为一名站在新起点上的转隶干部,应该聚焦三个点发力,迅速转变角色定位,努力争做纪检监察工作的排头兵。
忠于身份的政治定力
转隶干部大多数都是精通法律的科班出身,思维习惯离不开法理,转隶到纪检监察岗位后,应突破思维的瓶颈,将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有机结合在一起思考问题,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任何改革都是改变甚至打破旧思维的一个过程,不可否认,这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不足,监察体制改革亦是如此。转隶干部不是这项改革的旁观者,而是这项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推进者,遇到问题只能迎难而上,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保持政治坚定。无论是作为以前的检察干警,还是如今身为纪检干部,第一身份都是党的干部,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应是我们的一贯作风。
聚焦业务的学习动力
刚开始以为转隶“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反腐败事业”。转隶以后,特别是借调省纪委工作期间,发现同样是战场,但战事却不一样了。如果把以前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比作是一百米跑,那么纪检监察工作就是铁人三项——既要执法,还要执纪,同时还要履行监督职责,查办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只是纪检监察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必须学习和掌握新的工作形式和思维方式,办案要围绕“四种形态”扎实开展。例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第一种形态”已成为监督执纪问责的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形式需要改变,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做到既让违纪党员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又要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思维方式也应有所提升,法治思维应按照纪在法前,纪法衔接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再是为了惩治,更多要把预防、挽救与德治相结合,充分体现执纪执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扎根基层的服务实力
转隶干部很多属于“三门”干部,直接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受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容和模式所限,常年看守所、办案点、办公室三点一线,工作基本都是围绕着职务犯罪刑事案件本身开展,较少与社会接触。但是转隶以后接触纪检监察工作之后,发现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接地气”的工作,目的不一定在于办理了多少大案要案,不是一味的以“办大要案论英雄”,而在于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查处基层“微腐败”,这就要求我们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让纪检监察工作成为群众看得见、拿得起、信得过的公平秤。我们既要有千里追捕的勇气、蹲点守候的胆气、审查谈话的霸气,更要有深入田间地头的地气,深入调查研究的底气以及扎根群众百姓的人气。(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