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宁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围绕企业资产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全区国有企业开展专项检查与审计活动。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廉正风险行为需要借助权力、动机、机会三个必要条件才能完成。权力是指当事人能够掌握或支配的资源;动机是指当事人有滥用权力谋私的主观动机;机会是指当事人拥有以权谋私却不容易被发现的机会。因此,区纪委监委提出,排除国有企业廉正风险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在摸清企业家底上下功夫。企业内部究竟存在哪些资源(包括资金、物资、设备、采购合同等)?由哪些人根据什么规则来管理和分配这些资源?只有对企业的资源和权力现状进行全面摸底,才能有的放矢地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明确我们的工作方向。
第二,要在研究资源流转过程上下功夫。通过研究资源流转过程,我们才能发现企业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以资金为例:企业有哪些资金来源、哪些融资渠道?分别进入哪些帐户?资金在企业内部经过哪些流转环节?如何流出企业?这些环节都是由哪些人来管理、哪些人有决策权?只要把企业每种资源进、管、出的整个流转过程研究清楚,就能发现其中是否存在无规可循、是否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透明等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正是我们防范和化解企业廉正风险的工作切入点。
第三,要在建规立制和严格执行上下功夫。一要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用:(1)由党委书记与企业决策层签定廉政责任书、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向董事长递交廉政承诺书。(2)建立党委书记定期与决策层谈话、董事长定期与各部门负责人谈话的机制。二要发挥公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确保决策过程的廉洁;加强对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监管,确保管理过程的廉洁;加强对企业的各种资金和资产的管理,确保执行过程的廉洁。三要发挥纪委监委的外部监督的作用:纪委监委将组织企业主管部门的纪工委(派驻纪检组)等部门对国有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往来账款、银行帐户、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开展检查,重点检查资金使用是否安全、经营管理是否规范、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是否到位等方面。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违纪现象,将及时查处,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通过两轮专项检查与审计,天宁区所属国有企业已经做到了“三清”即资产资源账目清、权属关系清、管理体系清,真正实现了廉政风险排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