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数据 >> 工作动态 >> 一线传真 >> 内容
常州市武进区:打造“三资”监管闭合链条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发布日期:2018-05-31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老百姓很信任我们,村里工作开展很顺利……”最近常州市武进区一些村干部碰到一起互相说道。
       今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从源头上和关键环节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打造清核、监督、问责的闭合链条,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党群干群关系得到稳步完善,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清底核资摸家底,筑牢“防火墙”。“集体资产有多少,村里的钱用哪儿了……我们都知道!”牛塘镇卢家巷社区的居民由衷地说。为了从根源上加强监督防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理清体系、梳理制度等工作。摸清集体资源底数,全面实施村组“三资”清理登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理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通过清产核资和信息化入库,基本盘清各类“三资”信息,让群众一目了然。理清代理记账关系,按照“管代分离、规范核算、多方审核、强化监管”的原则组建农村会计服务站,切实解决农村财务监督与服务错位的现象。盘清监管制度体系,加强“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对现有“三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精简和优化,完善提升“三资”管理制度清单、流程清单、责任清单,用制度“铁笼”管住农村“三资”。
       上下联动强督查,织密“监督网”。“请提供一下你镇的村级财务预决算汇总表和预决算程序资料。”近期,该区对“三资”开展“拉网式”突击检查。坚持加大督查力度,构建立体“监督网”,推动监督环节前移,确保干部清正律己、群众清楚满意。基层自查,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民主监督作用,狠抓农村预决算执行,扎紧农村财务监管这道篱笆。借助村务“e阳光”、网上村居平台等,实现群众对“三资”信息的实时监督。联合督查,该区纪委监委不定期会同区委农工办等职能部门,以查看台账、实地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开展“拉网式”突击检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履责到位。专项巡察,将常规督查对象延伸至村组,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巡察,重点检查农村“三资”管理、预决算执行、产权交易等情况,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工程建设、土地征用等情况,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农村“三资”监管格局。
       正风肃纪强保障,长鸣“警示钟”。“湖塘镇烈帝股份合作社在进行财务审核时发现出纳周某某有挪用集体资金的嫌疑,请组织展开调查。”该区纪委根据群众举报线索,高度重视并快速查处了周某某挪用集体资金的行为,及时追回了挪用资金。“要不是纪委查得严,这笔钱怎么还能回来。”村里的群众纷纷点赞。坚持有案必查、执纪必严,以强有力的问责推动制度落实。强化执纪问责,严查问题线索,及时发现和纠正“三资三化”中发现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有效遏制基层“微腐败”。狠抓整改落实,对突击检查、专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限期落实整改,建立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工作有始有终,整改确有成效。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出台《武进区农村集体“三资”责任追究办法》,按照“谁失职、谁担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纪律性。今年以来该区点名通报曝光违反农村集体“三资”问题2次,问责15人,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吕柏平、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