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公元732年-789年),字幼公,号玉屏,润州金坛南瑶村人。少时拜唐朝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常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萧颖士为师。他自小聪慧过人,诚恳敦厚,不但从老师那学到了文学政事,也学到刚正亮直的性格,史称为“萧门人之冠”。25岁时他离开家乡,进京考取功名后进入仕途。历任户部秘书、监察御使、浙江东阳县令、抚州刺史,逝前在广西边境任容管经略使。
作为一名职业官吏,戴叔伦为后人所知的多是“大唐诗伯”,他以诗作传诵千载而不衰,被誉为“大唐十大才子”之一。但他又以德政吏治而载誉朝野,屡次被朝廷御赐诗、封爵位、加金冠紫袍嘉誉。唐德宗皇帝特意为他设立了“中和节”,并两次派使臣送玺书褒奖。戴叔伦从政之地的百姓,在他遭贬损时纷纷为之鸣冤叫屈,在他离任后倾情刻碑立传,甚至将他的碑立到孔庙里,与孔子一同受人顶礼膜拜。1200多年来,戴叔伦为官的勤廉风范被其家族代代相传,砥砺无数志士仁人。
为官之道
“存其本心,行以礼义。”戴叔伦用自己一生的准则,将他的为官之道留给了后人。
本心,即为效忠朝廷的公心。齐映、刘滋主持朝政时,戴叔伦出以公心上书谏言:“平乱没有结束,要想使社会安定首先要会用兵,用人当兵就要让人有饭吃,所以主管财粮的官吏不能草率换人。”他还谏言说:“天下州县的规模、贫富、远近和战略地位不同,任人机关在选官时往往会有私心,这不是为官选人,以人求得大治的办法。更要紧的是,县令和录事参军这两个职位,应该从中书、门下省选出,不要计较其资历、级别和亲疏,一律以最优、最劣而决定升降,这样才会让人人知道进取。”朝廷很重视并采纳了他的这些谏言。唐德宗即位时正是战乱待稳,戴叔伦仍出以公心进谏:“战乱方止,百姓疲惫不堪,重伤残疾的士兵还挣扎在死亡边缘,希望陛下在平定大乱后给以抚恤的喜讯。凡事有先有后,有轻有重,重者宜先办。当务之急应抚恤死难之士的家属,犒赏有功的人,重用忠直之臣,复兴战乱废弃的耕织。至于修葺宫室,整治服饰宝物,享受耳目声色,安排侍候梳洗之人,这些都是次要的。”唐德宗也很重视他的建议,采纳行事果然务实有效。
“为民者,事必亲躬”,这是戴叔伦为官的真实写照。他赴任抚州刺史时,正值抚州地区大旱,由于水源奇缺,加上少数地主豪强垄断,百姓争水溉田积重难返。戴叔伦深入各地农间视察旱灾,不拘一格征询民意,多方寻求解决水旱的良策。他制定和推行“均水法”,按照田亩的大小、远近和实际需水量,平均分划溉田水源,限制地主豪强侵吞和霸占水源的行为。与此同时,他身体力行,带领民众大力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合理布局和垒筑堤坝,节制水流,因地制宜蓄水防旱。为了筹集兴修水利的钱财,戴叔伦还捐出自己每月三分之二的俸禄。在他的感召下,民众们一呼百应,争相出钱、出力。冷泉陂是抚饶一带最大的拦水坝工程。垒筑即将竣工时,突然间天昏地暗,倾盆大雨不止,洪流滚滚而下冲向堤坝。危急时刻,戴叔伦昼夜坐镇冷泉陂,冒着大雨查看险情,指挥千余民众奋力抢险,顽强护坝……冷泉陂拦水坝竣工后,筑堤三十多处,连绵成湖五、六十里。当地的水患旱灾终被消除,连年五谷丰登,税赋递增,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戴叔伦从政22年,为官11任,仕途坎坷,三起三落。直至56岁被唐德宗诏为容州刺史,加封御史中丞、广西容管经略使,即唐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边疆重臣,相当于现今的省委书记和军区司令员。虽是位高权重,但戴叔伦始终坚守着“存其本心,行以礼义”的为官之道,刚柔相济,清正廉明,至死未变,故史称“唐有戴公,宋有包公”。
清廉本色
对于财富,戴叔伦有自己的定位,他训诫属下和家人说:“人能勤俭积德,穷不终穷。倘疾已贫,习为欺诈,甚则攘夺,讵知求之不得,且有后灾也。试问世间,奸狡之辈,谁者与发耶?”
戴叔伦身患疾病而自甘清贫,一尘不染,从未利用官职的方便为自己敛财。他虽有奉禄二千石,却多捐于灾民,家里的钱常常连买粮都不够,甚至连“祭器”都要到归全之日才有时间添置。他在诗中写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意思是说,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冬,泾原节度使朱泚在长安叛乱称帝,唐德宗皇帝避难到了陕西奉天,由于闭关割据,朝贡被切断,德宗皇室衣食窘困,只好向身处南昌的曹王李皋求援。李皋接旨后心急如焚,可是派谁押送贡品去奉天却成了难题,因为南昌到奉天不仅远隔千山万水,而且沿途叛军烽起,此行堪称险阻重重,艰苦卓绝。面对此情,戴叔伦挺身而出道:“皇上有难,我当刻不容缓!”正是除夕之夜,他当即带领兵丁,押上贡品连夜出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危机四伏,已是52岁的戴叔伦和兵丁们顶风冒雨,风餐露宿,却毫无怨言和倦色。行至半途,戴叔伦体虚力衰,路粮也已耗尽,兵丁们劝他从唾手可得的贡品里拿些衣粮取暖充饥,可他却断然拒绝,与大家一道吞吃树皮草根,并坚持日夜兼程。历尽百般险阻和千辛万苦,终于将贡品如数押送到了奉天,及时解救了德宗皇室之危。
戴叔伦任抚州刺史期间,曾因施行“均水法”得罪了地方豪强和恶势力,他们勾结朝中的奸吏,罗织了“贪污”之罪诬陷戴叔伦,将戴叔伦关进了大牢。由于抚州百姓竭力奔走呼号,自发联名保释,此冤案惊动了朝廷,皇上特派大员前往抚州,重新查访和审理戴叔伦“贪污案”。为了弄清真相,大员们仔细查遍所有与戴叔伦相关的钱赋、盐铁、粮草及其全部账册和案宗,并进行多方核对,反复求证。经查竟然发现,戴叔伦为官20多年,非但没有贪污一分一厘,反倒将自己的数千石俸禄捐赠给了当地兴修水利,接济当地的贫穷百姓。而戴叔伦在故乡金坛的家室,却是四壁空空,屋里除了几堆书卷以外,几乎一无所有。面黄肌瘦的家眷老小们,生活更是窘迫不堪,“举家食粥数月,今又韾竭”。
君子气节
“善与恶反,不善则恶”,“身可灭,气不可无”,戴叔伦以他的生命传奇和君子气节训示后人。
相国刘晏主管盐铁时,举荐戴叔伦主持湖南的赋税盐铁营运事务。这年春天,戴叔伦率臣丁从四川涪州押运钱粮,经过南荆地界时,突然从山林里冲出一队兵马,狂叫着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是叛乱的泸州刺史杨子琳一伙,他们用刀逼指着戴叔伦,要他乖乖交出所押运的钱财,否则就要杀了他。戴叔伦临危不惧,义正词严地说:“你们可以杀了我,但国家的钱粮决不可掠走!”他的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杨子琳和叛匪们都被震慑了,一时竟站在那里不敢妄动。戴叔伦趁势进行攻心感化,和颜悦色地说:“你们今天就是杀了我,或者抢走了这些钱财,但你们又能逍遥得了几时呢?王法在上,天网恢恢啊,倒不如好自为之,快快归顺朝廷吧!”一番严词攻心,使得杨子琳和叛匪们乱了阵脚,先是面面相觑,随即扔下大刀,纷纷跪在地上泣拜戴叔伦,表示愿意归顺朝廷,乞求他的宽恕。钱粮安然脱险之后,众臣将此事列状上报朝廷。唐德宗皇帝召见戴叔伦并要重重嘉奖他。戴叔伦却轻描淡写地将功劳推给了转运府说:“那全是转运府督赋有方,我只不过理当尽职而已。”在这里任职九年间,戴叔伦尽忠职守、任劳任怨的高风亮节得到了同僚和朝廷的一致赞誉。如唐高中武所著的《中兴间气集》称:“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不肖,见皆尽心,在租庸幕下数年,夕惕靡怠。”
戴叔伦一生命运坎坷,几遇挫折,但他终是无怨无悔,忠心耿耿,刚正不阿,在留下光辉政绩的同时,也留下了高贵的人格和人品。欧阳修著的《新唐书本传》中说他:“缓徕夷落,威名流闻。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故所治称最。”《唐才子传》中说他:“政议龚黄,民乐所治,园扉寂然,鞠为茂草。威名益振,治亦清明,仁恕多方,所至称最。”戴叔伦一生官虽没有做到太大,但史料上的“所治”、“所至”都称“最”,把对他官德和气节的评价推到了极致。
仁和风范
对于吏治,戴叔伦践行的是“毗刚毗柔,禀赋各别”,他主张以仁和而治理天下,并说:“为人不可外托和平,中怀险诈。大凡中正和厚者,人皆爱之,天亦福之。”
建中元祀(公元780年),戴叔伦被朝廷贬任浙江省东阳县令。当时的东阳县,正沉沦在多方农民起义和朝廷反复镇压的激流中,“群盗蜂轶,连陷县邑”,满目疮痍。由于环境恶劣,满朝文武已无人敢去收拾东阳县这副“烂摊子”。戴叔伦深知前程难卜,感到悲愤而无奈。可是,当他目睹水深火热之中的东阳景况时,一种渴望解救百姓苦难的同情之心,却又驱使着他以仁和的心态笑对前程。东阳任职伊始,他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了一系列治县良方。他主张“缓其赋,使其人舒,然后平其役,使其人勤”,先贴出布告,在全县实行减赋税,平劳役,多处惠政于民。很快,大批逃荒外出的东阳百姓受到吸引,纷纷重新回了到家乡。同时,他发布和督查一系列政令,打击盗恶,繁荣商贸,垦荒拓田,大种粮食,栽桑养蚕,兴修水利,很快使全县农商逐渐恢复生机。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东阳县的面貌日趋改观,渐渐繁荣,百姓们纷纷过上了温饱无虞的安定日子。不久,东阳竟成了各地上交朝廷赋税最多的一个县。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广西边陲少数民族之地容州贫困落后,社会动荡,急需朝廷派重臣治理。于是,唐德宗皇帝又下诏书,授命戴叔伦为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广西容管经略使。此时戴叔伦年逾56岁,多年的羁官生涯加上几遭挫折,已经体弱多病,但想到国家有难,百姓受苦,朝廷重托,还是毅然接诏,扶病远行就任。到达广西容州后,戴叔伦不顾鞍马劳顿,马上四出察访民情,安抚百姓,千方百计维护边疆民族的和谐,因地制宜发展农耕。他关心劳众疾苦,每日一身布衣体察民情,每到一处都与百姓们温和体己地说话答理,嘘寒问暖,亲如家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信赖和拥戴。
由于他为政清明、以仁爱宽恕惠予群生而政绩卓著,广受百姓称颂,皇上两次派使臣送玺书褒奖他“清明仁恕”。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春,唐德宗皇帝为向边陲重臣戴叔伦表达君臣一心治理国家、共同促进民族和谐的愿望,特意设置了“中和节”。为此大宴群臣,还在宴会上特赋七韵《中和节诗》一首,并派专使快马赐给千里之外的戴叔伦予以褒奖。
诗品传家
世家大族的家传文化包括两部分,家传之学即家学,家传思想即家训。“人生善恶,基在童蒙。迪以诗书,养其廉耻,成于遵循,败于放肆。”这些话既是戴叔伦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人修身治学的一种训诫。
戴叔伦出生于一个潜心做学问的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和父亲戴慎用毕生研习礼学,隐居不仕。他从小侍父苦读,受儒学薰陶,养成了温文儒雅、诚恳敦厚的性格,年少时拜常州著名学者萧颖士为师,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朝廷知其“才可整众,道可怀远”,因而总在危难之时委以重任。
在宦海沉浮的一生中,戴叔伦以非凡的才华和境界,砚作了数百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其诗作虽已散佚多数,但《全唐诗》仍录入2卷300余首,《全唐文》亦录入2篇,被誉为“唐代诗伯”。他为官爱民,清正勤廉,其诗文也以忧民疾苦见长,真挚感人,愤懑抒怀。如《屯田词》,用“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等句,真实反映了屯田遭遇旱灾虫灾,颗粒无收,边民无衣无食、痛不聊生的艰难境况;如《女耕田行》,真实记录了当时战乱、瘟疫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种田无丁、耕地无牛,不知谁家的弱女子持刀斫地播种新谷?穷苦人家的不幸使他饱含泪水,作诗疾呼,表达了他同情穷苦人民的真挚情感。
四百年后的宋朝,戴叔伦的后裔戴复古,诗名响彻东南半壁江山近五十年,今人常摘传赠人:“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
诗品亦如人品。伟大领袖毛泽东很欣赏戴叔伦的诗词。1959年,毛泽东完整手书戴叔伦的《转应词》:“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明月。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悉绝。”
(整理:叶林生)
附:戴叔伦纪念馆简介
戴叔伦纪念馆位于城南风景区愚池公园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一座江南庭院格局的仿古建筑。纪念馆于200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戴叔伦纪念馆馆名由著名美术家戴敦邦题写。整个纪念馆拥有两个院落和三个厅堂。
前厅花园內戴公的名词佳句点缀其间。正厅“明经堂”上,为戴公文官坐像,背景屏风上刻有唐德宗皇帝颁赐戴公的御制诗《中和节诗》一首。正厅两侧分别为毛泽东书写戴叔伦《转应词》手迹,草圣怀素书录戴叔伦书论诗《自叙贴·戴公贴》手迹。屏风背面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撰写的《戴叔伦传》。后堂名“望戴轩”,为戴公名诗馆,精选诗作十首,配以诗意画,诗情寓画意,情景两交融。
从“戴望轩”至享堂“诗伯祠”经一条备弄,备弄墙面上刻戴公与至交茶圣陆羽诗书唱和的石刻铁线画。享堂“诗伯祠”內,戴公武官站像威仪凛然。武官像左右放置戴公“上德宗皇帝表”和“上宰相书”。左右墙面上布置着戴公年谱和表现生平事迹的连环画。出“诗伯词”进入“栖贤园”,“栖贤园”內耸立着明万历金坛县令张瀚冲为戴公题刻的“诗伯夜台”石碑,院墙上雕刻着历代名士纪念戴公的诗句和铭文。
纪念馆与古民居群毗邻,内外花木葱茏,古意幽情,一派怡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