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古往今来,但凡仁人志士无不深受家规家训之熏陶,无不重视后辈子弟之训诫。身处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时期的人民公仆更应当深深感受担负的责任之沉重,清醒认识党员干部要站得直、行得正才能有所作为,要守住本分、守住清廉、守住灵魂、守住忠诚才能谱写出新篇章新辉煌。
追溯过去,“廉”根植于传统家风。在古代,廉政的意识形成于家风,体现在家训、家规,并通过儒家礼教口口相述,世代传承。从春秋孔子的《孔氏祖训箴规》、到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到两晋南北朝陶渊明的《浔阳陶氏祖训遗规》、两宋范仲淹的《六十一字族规》、明清王阳明的《王文成公全书》……几乎所有知名的文人墨客,政府大员都用家书家训的形式传递着规矩的意识、廉洁的理念、榜样的模范,家书传承的不仅仅是对子弟的说教,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寄托,是一种文化传承。仔细想来,今天的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实质上就是规矩的新表现形式,其中蕴藏的忠诚、自律、诚信、廉洁、节俭、谦逊等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立足当下,“廉”体现在现实担当。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新时代的“廉”并不是“算盘上的珠子”,亦不是“脱缰的野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遇到新问题就向后缩,一提到担责任就直摇头,成天幻想着像“孙连城”一样沉醉自我看星星,两耳不闻群众事,裹足不前、固步自封的干部迟早会被问责淘汰。当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纪检条线的干部更应当放下身段,守住底气,认真踏实地参与到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洪流中,打破思维定势,深入思考研究,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耕好责任田。
探寻本质,“廉”超脱于人生境界。道光二十一年,年近花甲的虎门销烟英雄林则徐因遭人诬陷被流放在新疆,面对漫天的黄沙和未知的命运,发出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世人皆传颂林则徐禁烟的丰功伟绩,可鲜有人知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自我警醒和清廉勤俭、以德存世的良好家风,殊不知内心存廉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找准方向,不断前行。廉者,安于清贫,心系国家,是一种心境,是修身立德之本。旧时如此,现如今更如此。大千世界诱惑纷繁复杂,只有怀揣恬淡寡欲、寂寞清净的心境,秉持知足常乐的态度才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得了实事,才能不碰高压线、不越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