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头条新闻 >> 内容
铁肩执纪 忠诚履职
发布日期:2018-08-20   来源: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担当作为。7月上旬,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召开半年度工作推进会,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和省纪委领导关于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最新精神,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对标找差,努力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10日,副省长、时任市委书记费高云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春福共同为市监委成立揭牌。

市委书记汪泉听取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汇报并讲话。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了坚强保障。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蒋卓庆,王立平、周广智、刘月科、李圣华、游巳春等领导先后来常调研,充分肯定我市纪检监察工作政治站位高定位准、思路理念清重点明、工作措施实成效大、改革创新优亮点多。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协助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协助市委常委会单月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政府常务会开展双月学纪活动。市委常委会先后5次专题研究有关工作,市委书记汪泉先后对纪检监察有关工作作出10次批示,对市委6个巡察组组长开展约谈,以“头雁”示范带动全市“两个责任”落实。深入推进“提质压责”行动,用好问责利器,全市共党内问责105起,问责64个党组织和65人(县处级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大力开展政治生态优化工程建设,加大对“重大项目增效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加大对打赢“三大攻坚战”监督检查,围绕违规吃低保、环保、安全事故等问题加大问责力度,开展反腐倡廉走基层宣讲,开展“廉洁文化十进活动”,学习党纪党规、《监察法》万名干部在线测试等活动。初步制定“1+X+Y+Z”容错纠错机制,对318名干部进行廉政回复,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322名干部澄清正名。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履行监督第一职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1700人(次),同比增长151.5%,其中第一种形态1201人(次),占比70.6%;第二种形态390人(次),占比22.9%;第三种形态41人(次),占比2.4%;第四种形态68人(次),占比4%。派驻机构探索实施各项“嵌入式”监督制度11项,督促驻在单位党委(党组)整改问题229项,推动落实主体责任谈话1441人次,组织召开廉情分析对接会71次,发放监督意见书40份。共接受信访举报159件,处置问题线索103条,谈话、函询44人次,办理党纪、政务立案案件14件,执纪监督力度有明显提升。首轮巡察成果丰硕,发现问题178个、问题线索27个,受理信访40件,提出整改建议100条,形成专题建议报告11份,先后制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关于编制对村(居)全面巡察专项工作规划的指导意见》等7项制度。

市纪委监委始终保持高压反腐,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执纪执法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全市接受信访举报1406件,同比增长58.2%,问题线索处置1601件,同比增长253%,立案533件,同比增长13.9%,其中自办案件306件,同比增长82.1%,占立案件总量的57.4%,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92人,同比增长7.9%。署名举报信访件占比上升到37.6%,实名率达86.2%,全市信访举报转立案贡献率为27.8%,贯彻《监察法》,明确12项法定调查措施和3项提请协助措施的使用规范和文书制作,加强对使用调查措施监督审核、跟踪核对情况,防止措施使用擅自扩大范围。目前,全市共留置8件8人,其中市监委留置2件2人,对1名行贿人员采取留置措施。

针对作风建设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等重点,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纪律保障行动”,保持监督检查常态,强化正风肃纪。持之以恒纠“四风”,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6个,处理205人(县处级1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1人。用纪律护航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用,出台《“阳光扶贫”工作问责办法》,全市共组织扶贫领域督查33批次,下发通报16期,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7份。对检查中发现的9个扶贫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存疑问题进行核查,对7人(单位)进行问责,其中党纪处分1人。挂牌督办2批202件问题线索,对8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党纪政务处分9人;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调、督促职能部门及时移送问题线索,制定《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问责办法(试行)》,问责56人,下发1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通报,通报6起典型问题;会同市财政局、金融办,研究起草防范金融风险问责办法,对一区政府违规担保问题进行严肃处理,问责5人。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强化线索管理,突出惩治重点,就留置案件中发现的1起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今年以来,共收到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1件,涉及党员干部14人,已全部跟踪督办。

以“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五强化五提升”为要求,着力打造执纪执法铁军。按照全面融合、人岗相适原则,统筹安排转隶干部,实现人员优势互补。严把干部入口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在全市选调10名纪检监察干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构建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四支队伍”考核办法,加强干部考核激励制度,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用好“龙城清韵讲坛”,多次邀请省纪委、检察院、法院、高校的业务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开展浙江大学“监察体制改革”专题培训班、巡察业务培训班等,共计培训740人次,有力提升了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制度建设“大排查、大规划、大建设、大汇编、大落实”活动,对中央、省、市三个层面的200多项制度进行汇编形成业务“一本通”。出台《常州市监察委员会委务会议事规则(试行)》,确保决策规范化、科学化。先后出台《谈话安全工作制度》《执纪执法基础信息库查询管理规定》《执纪执法系列工作流程图》等相关配套制度20多项。领导干部讲党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活动常态化。发挥机关党建、工会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谈心谈话、互动交流活动,促进思想、文化、情感融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四个重点课题,组织系统内外开展多个层面座谈会,组织赴外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初步形成成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班子成员到各室部确立30个重点调研课题,班子成员分批到辖市区和有关单位开展调研,深入发现和解决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严格加强自我监督,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主动接受监督,接受省纪委专项督查、驻点调研。坚决防止“灯下黑”,共收到反映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件10件,谈话函询2件,初核了结2件,重复件直接了结5件。

今年以来,各辖市区纪委监委也都紧紧按照上级部署,聚焦主责主业,严格履职,积极作为,很多工作取得明显提升,值得肯定。如溧阳市以落实“七工程三行动”为抓手,创新实施“善美家风”“清风镇村”“啄木鸟先锋”等三大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善美价值引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金坛区持续深化派驻机构与巡察、驻村纪检员与村监会的互动联动,积极探索“嵌入式”“命题式”“驻点式”监督;武进区“三库一表”开创执纪监督新模式,实现精准监督,创新建立村(居)派驻纪律监督工作组,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新北区着力构建巡察“五化法”工作机制,推行派驻监督项目化管理,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联络员队伍,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天宁区探索形成监督联动十项长效机制,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创新探索建立党员法律咨询制度,借助外力,增强案件质量;钟楼区以“小微权力”专项治理开展靶向监督,以案例分析为中心精准画像,以“解放思想、廉而有为”大宣讲浓厚氛围,以精细化管理锤炼队伍。



追忆往昔 不辱使命

改革开放40年,我市一批又一批纪检监察干部活跃在一线,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提上新高度,当年的纪检干部如何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未来?日前,本报特采访了曾在常州市纪委工作近20年的老纪检人殷剑雄。

1990年9月28日,时任国家监察部部长尉健行来常视察时看望我市监察干部。

7日,记者在市纪委见到了76岁的殷剑雄老人。他1985年自部队转业后即进入市纪委工作,曾任市纪委常委,常年奋战在纪检一线。老人一头银发,精神矍铄,谈起几十年来的纪检工作,他感慨万千。殷剑雄说,现在来市纪委,第一个直观感受是队伍大了,“30多年前我刚到市纪委工作,不过20余人,5个科室;如今,队伍扩大了10倍有余,办公条件也大有提升。”他回忆,1985年他到岗后,和同事外出调查一名干部的子女升学问题,因道路坑洼,自行车骑了一半就掉了链子,最后推着车到了目的地,但大家都不觉得辛苦,“我们从事这个职业,带有天然的使命感。”

令老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起重大贪污案。一名本地企业员工利用职务漏洞,贪污上百万元,相比当时人们几十元的月工资,可谓天文数字。殷剑雄说,案发时,纪委的同事们都震惊了,大家都说,怎么这人的胆子能这么大?市纪委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将此案对外公开,成为当时的热门新闻。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加速,贪污腐败案件数量开始增加,老纪检人们看在眼中,十分难受,开始注重从制度和源头上寻找问题、堵住漏洞。老人说,近30年来,纪检工作重心从起初的事后调查处理逐渐前移,越来越注重事中介入、源头防腐,把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虽已退休15年,但殷剑雄仍时刻关注纪检工作,市纪委也定期向老干部们通报最新工作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令老人感到欢欣鼓舞:在他眼中,国家太需要这样一次脱胎换骨的整治了。他说,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监察委,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有人说,纪检机关的权力变大了。我看变大的不仅是权力,更是责任。”他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任重而道远,应时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远离腐蚀,纯净思想,为国家、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稳中求进 再立新功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也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开的第一年。在新时期、新任务、新环境下,市纪委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勇挑责任重担,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状态,坚持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添砖加瓦。

稳中求进,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稳”与“进”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要察形见势,而中间的一个“求”生动刻画了工作中把握两者关系的难度,需要对一系列问题一步三看,统筹考虑,有力推进,适时总结,固化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卓而有效的成绩,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的环境依旧严峻复杂,斗争将长期而尖锐,“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四个交织”都是夺取反腐败斗争最终胜利路上的拦路虎。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稳中求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将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过去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稳中求进这一方针,挑战新征程更需谋定后动,蹄疾步稳。

一、聚焦监督第一职责,“稳”字打基础。

一方面,“抓蛇掐七寸”,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必须聚焦主要矛盾,抓好基础工作。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目的在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自我净化的能力。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也是审查调查的基础,没有监督审查调查就是“盲人摸象”。必须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进一步加深对监督职责内容、途径方式的思考与探索;进一步完善监督的制度规则,研究规范运行机制,确保边界清晰,协同顺畅;进一步强化监督手段,增强监督积极性,开展有益探索。深入推进县(市、区)纪委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补齐监督短板,让监督第一职责向纵深推开。

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的落脚点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我们要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将其融会贯通于监督执纪当中,充分运用“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既要防放任,也要防教条,做到全面从严与宽容厚爱相统一。

二、聚焦监察全覆盖,“进”字显跨越。从去年开始,我市先后实现了巡察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全覆盖、纪律监督全覆盖。监察法通过后又实现监察全覆盖,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跨越发展。其一,强化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监督,探索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发展力量。其二,建立健全监察员办公室,分片对镇、街道进行协同办案,交叉核查,使监察力量向乡镇延伸,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的要求,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三,根据本轮机构改革,对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重新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全市的中心工作。

三、聚焦能力提升,“求”字强能力。无论是“稳”还是“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过硬能力。一是专业化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依托“龙城清韵讲坛”“龙城清韵漫谈”和全国知名高校学府,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及锻炼,增强法治意识、丰富法治知识、提升法治能力,培养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二是调查研究能力,常态化开展领导带队调研,高质量完成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调研课题及年初各个部门调研课题,形成一批成果。三是信息化时代应变处置能力,推动“清风云”大数据建设,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审查调查信息化、装备现代化。

走过40年峥嵘岁月,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展望新时代的壮丽征程,全市纪检监察人站在常州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将紧随时代的脚步,再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