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修身齐家录 >> 内容
用“28年”换“363天” ——读《等待》有感
发布日期:2019-08-21   来源:溧阳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当大漠的苍茫烘托了蘑菇云的震撼,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驻地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他就是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今年五四晚会上,王洛勇、刘琳跨时空情景演绎《等待》,让我们走进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感人至深的故事。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故事从一张拍摄于1958年的全家福开始说起。这是一张分别的合影,1958年仲夏的一天,34岁的邓稼先被选为中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这一天,也是他自己和家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出于高度保密的要求,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告别时,没有说出离开的原因,只是说要出一趟很长的差,并坚定地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邓稼先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大漠荒烟,苦心孤诣,隐姓埋名,28年间他们夫妻少有的几次见面也是来去匆匆。“既已许国,再难许身”或许是邓稼先对许鹿希的遗憾,但许鹿希用自己的忠贞和坚持完成了对邓稼先事业的支持,全心照顾一双儿女,无怨无悔。

等待28年,追寻28年,在宏大叙事的背后,邓稼先夫妇的爱情故事显得更为动人,这种倾尽一生追寻对方的质朴,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朴实的价值观。

所有的岁月静好,离不开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是不能没有它”。1964年10月,一朵蘑菇云在戈壁上空冉冉升腾,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让胜利的冲击波一次次从西部大漠传遍了全世界。1979年的一次核弹空投试验,罗泊布上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核弹去哪儿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邓稼先力排众议走向了戈壁,找到了核弹碎片,随之带来的是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辐射伤害,放射线摧跨了邓稼先的健康防线。1986年,邓稼先不得不回京治疗。

强国之路上少不了一腔热血、勤勤恳恳的科学家,一纸军令赴楼兰,隐姓埋名数十年,两弹一星尽显忠,去时青丝归来翁。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伟大祖国带给我们的一切,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基础的民族脊梁们,国家富强的背后,总有无数先辈为此负重前行,他们心怀大我,丹心向国。

奉献到倾尽所有,奋斗到至死方休

在医院治疗的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我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他拉住妻子的手,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惋惜,却接着说道:“我并不悲叹死亡,只是,我觉得对国家贡献还少,我选择了核武器,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付出,还应该多做一些事。”邓稼去世前忍着锥心之痛,给国家留下了一份建议书。他说:“不要让别人把我们甩的太远....”。

等待的时光如此漫长,相聚的时光却如此短暂,许鹿希开始用她的余生,去追寻丈夫这些年的足迹,她走遍了全国,采访了一百多位丈夫的同路人,写下了一本《邓稼先传》,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距离邓稼先离开,刚好又过去了二十八年的时间,前二十八年,等待,后二十八年,追寻。

王国维先生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同志和夫人许鹿希教授伉俪情深的故事亦是如此。谁没有儿女情长,毅然决然走进大漠荒烟,不是无情,而是把对一家的深情升华到对一国的责任,用生命烘托使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贡献都会被铭记。(吕亚婧、吴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