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常州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把问题线索获取作为监督执纪的源头和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破解线索匮乏难题,为监督执纪工作注入源头活水。2019年,纪工委监察工委共处置问题线索255件,运用“四种形态”245人次,立案86件,同比分别增长36.3%、35.3%、38.7%。
信访举报“筛”线索。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对信访问题线索逐件按照自收件、上级交办转办件、督办件、其他部门移送件四类进行分类登记,确保线索清晰可查。同时定期梳理和分析信访举报线索,逐件甄别、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制定合理的线索办理方案,并按程序及时处置,从中获取案件线索,提高信访成案率。
部门协作“获”线索。充分发挥经开区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出台《关于在查办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加强纪工委监察工委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协作。建立完善线索移送制度和案情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和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通过协作配合,形成反腐合力,共同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
专项行动“摸”线索。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行动,深挖案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通过审阅案卷、复核证据、走访受害人、约谈当事人和提审嫌疑人等方式,对2016年以来经开区司法机关已结的涉黑涉恶案件进行排查、起底、梳理,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未解决的案件进行回头查、交叉查。负责审查调查工作的纪检监察室共梳理卷宗上百本,走访受害人数十人次,到监狱、看守所提审嫌疑人十几次,摸排线索30多条,立案查处恶势力“保护伞”6件6人。
审查调查“挖”线索。在审查调查过程中认真研究每个违纪违法细节,深入挖掘和捕捉隐性的问题线索,经审核后进行延伸调查,不断扩大执纪审查调查工作的成果。通过对首例留置案件的缜密调查,深挖“案中案”,连续办理了另外2起留置案件,并立案查处违纪案件7件。(王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