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脍炙人口,与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范仲淹两岁而孤,四岁时便随继父迁至长山,苦读于醴泉寺中。因家境贫寒,每日用两升小米煮粥,待隔夜凝固后分成四块,辅食腌菜以裹腹。成年后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日冷水洗面,饥时喝粥度日,却从不叫苦。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开启了居庙堂之高的道路。
过惯了苦日子的范仲淹并非见钱眼开之人,相反出身寒门的他从小就养成了正直无私的品行。据《东轩笔录》记载, 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游乐。术士病危时将秘密和盘托出,称自己擅于把水银炼成白金,由于儿子年纪尚幼,需将秘方和已经炼成的一斤白金交由范仲淹保管,不等范仲淹推辞便气绝身亡。十几年后,范仲淹当上谏官,术士的儿子也已长大成人。范仲淹便将来龙去脉告知术士之子,并将白金交还。“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丝毫没有打开过的痕迹。
在历史上,人们给范仲淹的评价非常高:“其才其量其忠……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有人说是因为范仲淹是个性情中人,敢于直抒胸臆,从其文风和行事便可预见。但我想更多的是他忧国忧民、为国为民,才被王安石冠之“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的精神境界。
公元1029年,范仲淹上疏宋仁宗,谏言太后寿诞事宜应从简,不应“混淆家礼与国礼”。同年又上疏太后,请求“还政仁宗”,最后遭贬。在《上资政晏侍郎书》中,范仲淹写道:“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四年后,范仲淹上疏“废立太后”得罪了宰相吕夷简,再次遭贬;又于公元1036年党佑之争中进献《百官图》,批评吕夷简在朝内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与吕夷简结下不解之仇,直接被贬至江西饶州,一路向南,尽显凄凉。范仲淹丝毫不以为意,作《灵乌赋》回应朋友梅尧臣,同时也在告知世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也是这“三光”风范让他在人格上获得了宋代以来历代文人的认同。
范仲淹一生没少经历低谷的磨练,同时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门为孩子提亲的人接连不断,几乎要将范家门槛踩破。旁人观范家吃穿节约简朴,料想府中肯定积蓄甚多,毕竟怎么说也是个宰相府。长子范纯佑的相亲对象在婚前想要点像样的家具、衣服,但范仲淹始终不依,再三向儿子叮嘱:“现在国家困难,老百姓也很穷,你结婚时不能添置昂贵的家具和华丽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一样,勤俭办婚事”。女方无奈,退而求其次要一顶绫罗蚊帐,实在不行女方自己做一顶也行。谁料范仲淹听到这个消息后气愤地说:“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是不行讲排场的,就是她家里带来了绫罗帐子,我也不许她挂,不能乱了我的家法。”
女方原本以为范家吝啬,担心嫁过去之后受委屈,心中不免踌躇。然而没过多久,一个小插曲改变了她的想法。
范仲淹一向教导子女要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其子范纯仁从苏州运粮前往四川,回程时偶遇友人石曼卿,得知友人亲人离世却无钱运柩返乡,便慷慨解囊,将满船麦子相赠。回家后范纯仁告诉父亲自己路遇友人被困丹阳,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听到儿子说已经这么做时,范仲淹开怀大笑,连连称赞:“你做得对。”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情怀由此窥一斑见全豹。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为范仲淹撰写碑文:“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不难看出,先忧后乐的思想节操是范仲淹一生的人格写照。范仲淹的忧乐情怀,正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孔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