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崇尚修身报国,中华诗词传承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浩如烟海的诗词,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也抒发着一代代先贤的报国之志。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妨常怀一颗“诗心”,从优秀传统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浸润奋斗“初心”。
从“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中修炼气度格局。这句诗说的是守正固本、正心修身,更指要修炼宽广的气度格局。格局决定方向,格局决定未来。党员干部必须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既要立足自身岗位,做到知责、明责、尽责,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管的事情管到位;又要增强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摒弃“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心态,坚守“但行努力,莫问前程”的定力,真正把个人奋斗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从“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中弘扬实干精神。这句诗的大意是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实现梦想最好的方式就是脚踏实地马上出发;任何对未来的希望,最终都要落实在“实干”二字上。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也决定了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以奋进的状态和奋斗的姿态推动事业前进。无论工作多么艰难、矛盾多么尖锐、情况多么复杂,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的韧劲推动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能见底、项项出成效,真正把守初心、担使命转化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从“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中凝聚奋斗合力。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虽是老话题,却是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回答的终身课题。我们党从创立至今,一直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度的凝聚力,就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讲团结、重协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团结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和培养,作为一种文化来继承和弘扬,作为一条纪律来遵守和执行,自觉维护团结、自觉摒弃私心,坚持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干事创业氛围。(李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