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主责先行 >> 内容
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织密风险防控体系
发布日期:2021-12-31   来源:常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近年来,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积极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尽量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将廉政风险防控的“铁篱笆”扎得更紧,努力打造 “规范、高效、透明”的阳光交易平台。

(一)积极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

今年,中心针对个别采购项目评审环节仍需投标单位现场演示的特殊情况,及时上线了“不见面”答辩系统,并在开标区设置独立的答辩室,将澄清答疑及演示环节从“评审区内”转到“评审区外”。“不见面”答辩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不见面”交易应用体系,不仅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防范“暗箱操作”,更好地保障评审的独立性,同时,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还最大程度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接触,有力保障了交易活动安全、正常进行。

今年以来,市本级“不见面”交易项目完成2232项,占比97.72%。其中,建设工程交易“不见面”开标项目完成885项,占比95.68%;政府采购现已实现“不见面”交易全领域覆盖,共有473个项目完成“不见面”开标,占比97.73%;土地交易系统不断优化,通过不断简化操作流程、增加业务模块功能,着力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满意度;产权交易在实现“不见面”交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项目委托、受理以及成交信息反馈、合同签署、交割等前后两端延伸,形成交易“不见面”闭环。

(二)精心打造工程交易智能辅助评标“新样板”

近年来,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工程交易从传统“人工评标”向“智能辅助评标”转变,使评委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系统无法判别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其“专家”属性和“专业”价值,有效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的区块链平台,智能辅助评标系统自动将标书内中标人名称、中标时间、合同金额、项目规模等业绩信息与区块链平台上业绩进行比对,如发现不一致的信息,将及时提醒评委重点评审,进一步保障业绩证明材料的准确性。同时,系统实时记录所有投标人的信用行为及评委评审过程、评标结果,通过与正在开发完善的智能管理系统对接,将逐步建立起全方位智能预警指标体系,为投标人信用评价、评委管理考核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实现招标投标活动智能管理。

(三)努力构建全方位数字见证服务“新模式”

针对传统见证模式中见证效率低、取证难、见证内容受限等痛点和难点问题,2020年起,中心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构建“四维一体”数字见证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迈入全新数字见证时代。中心建设的数字见证平台,对接联动场地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桌面监控系统、数字电话系统和答疑演示系统等五大系统,实时汇聚、记录不同设备、系统的音视频及数据,形成了立体、全景的见证体系,有效避免见证人员在场内可能给评标带来的干扰,保障了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也为事后追溯评审过程、分析评审行为提供了真实、完整的依据。

除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外,中心还制定常州市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两项《负面清单》,将《负面清单》禁止性条款融入政府采购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优化采购需求模板,使《清单》内容格式化、醒目化,并在系统中预先设置关键、敏感字段,实现倾向性、排他性条款排查提醒,不断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中心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促进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助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