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州采风 >> 修身齐家录 >> 内容
好家风一“点”不能错
发布日期:2021-11-18   来源:金坛区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廉则安,家廉则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是给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

‘家’和‘冢’一点之差。妻子“坑夫”、孩子“坑爹”、家长“坑子”……这些沉痛而深刻的教训,反复证明有一“点”的对,则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有一“点”的错,则易身陷荒“冢”、殃及子孙,给我们敲响了家风不正祸及家庭、贻害社会的警钟,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来说,良好的家风既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也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而作为核心要义的“廉”,更是在家风建设中一 “点”都不能错。 

重家教,涵养清廉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是汇集正气、支撑家规、涵养家风的聚宝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不怕监督存留白,但怕不能战“心魔”,可见清廉底色至关重要。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廉为底,做到清正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慎独慎微,不做“两面人”、不戴“假面具”,用实际行动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病态生活方式,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自觉远离贪欲之念,不断涵养浩然正气。

严家规,守住清正关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严、是非清,则己身正、行为端。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智慧,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周恩来为家人制定“十条家规”反对特权;习仲勋教育子女们“勤俭持家、低调做人”。党员干部应当见贤思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做到公私分明,“亲”“清”分开,切实把好家庭关和亲情关。从而清醒认识到严管就是厚爱,摒弃“宠妻、纵子、厚戚”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对配偶相亲相敬而不纵容偏私,对子女关心疼爱而不溺爱骄惯,对亲朋好友真诚以待而不失原则底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以“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共同涵养良好家风,助力党风政风向上向善。

扬家风,筑牢清明后盾。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犹如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却饱含恒久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和谐、个人的价值实现。清廉、勤恳的家风能够维系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而贪腐、奢靡的家风却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子孙。家如何治?无非勤俭持家,以廉安家,和谐兴家。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提高执政能力,还要提高治家能力,时刻保持“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警醒,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身体力行推进廉洁家风建设。以淡泊明志、宠辱不惊的心态,念好廉洁教育的“紧箍咒”,筑牢廉洁治家的“防腐墙”、立好廉洁从业的“高压线”。

“国无廉不安,家无廉不宁”。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切实在聚正气、立家规、扬家风上用心用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给群众办好事。(徐婉如 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