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慎、勤” 这三字为官之道,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以古鉴今,当代为官者亦要公正廉洁、谨言慎行、勤政务实。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为官者,应以正字当头,一心为民,公正廉明。如秦朝侵夺民田操控国库的赵高、北宋兴花石纲之役盘剥民脂民膏的蔡京、大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等,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将贪发挥到极致,为私为己却不为民,实为国之蛀虫,而最后也都不得善终。“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为官之道”,亦是品德之基,作为当代党员干部,应以史为鉴,做官先做人,要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从内心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构筑起反腐倡廉的堤坝,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党性修养,涵养清廉之气,力行公正之举。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慎言”,即说话要谨慎,不夸口无法兑现的承诺。“慎行”,即谨慎自己的行为。清朝一代名相李光地在宦海沉浮一生,从矢志为国,虽颠沛流离却志向不改,助力平定“三藩”,到被明相、索相迫害跌入人生低谷,再到韬光养晦,谨言慎行,最终成功兵不血刃的铲除了明相、索相,还给康熙一个朗朗乾坤。他的一生很好地阐释了做人为官之道,在于谨言慎行。作为党员干部,要紧绷“谨欲慎独”的弦,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动必三省,言必再思,做到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能力水平,将言行构建于认真调查研究与周密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做群众工作时,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谨言慎行,信守诺言。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古有为民请命、革除弊政、废除苛捐、减轻百姓负担的尤袤,近代有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的焦裕禄,援藏干部孔繁森等,在其位,谋其政,只有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克己奉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无愧于“勤政”二字。作为党员干部,要咬住“常”“长”二字,经常、持久地反省己身,自我提升,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扛在肩上,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专注工作上,大力弘扬夙夜在公、昼夜兼程的敬业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担当,方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陆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