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行动
汇聚共抗疫情的融融暖流
竭尽所能
请组织放心 请群众“阅卷”
这场战“疫”
常州纪检监察党员干部
同携手 共担当!
臧建龙
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
“主任,室里工作多,大家都很忙,我身体还行,志愿者我来做。”正值常州本轮疫情发生,号召党员干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刚传达下来,臧建龙第一个找到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主任孙颖。
“臧建龙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者,我一点都不意外。”孙颖表示。虽然是距离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老同志了,但臧建龙对工作充满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激情,越是疑难复杂越是困难挑战,他越是主动请缨冲在一线。
他曾是一名军人,1985年参加过老山前线作战,英勇战斗;90年代转业到常州市人民检察院从事反贪工作,后又转隶到市纪委监委工作,近20年始终奋战在反腐一线。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臧建龙就主动联系社区去当志愿者。本轮疫情发生后,他再次披上“红马甲”,在所在小区担任志愿者,从信息核验到答疑疏导、从维护秩序到搬运物资,处处都有他依旧挺拔的身姿。
本轮疫情初期,第七监督检查室根据上级部署要求,迅速成立监督检查组,对本室联系地区钟楼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督查。考虑到年龄因素,一开始并没有安排臧建龙参加,但他又是主动请战,多次赴交通卡口、大型商超、菜市场、药店、核酸采样点、居民小区等重要场所开展疫情督查,检查重点场所14处,发现问题17个。
有一天督查结束后,臧建龙路过菜市场,偶然看到一名衣衫褴褛的人员在徘徊。“这些人平时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疫情期间有没有人管?”对防疫工作高度的敏锐感和责任心,使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闪现。臧建龙与流浪汉聊了起来,得知对方从未做过核酸检测且目前仍处于流浪状态。臧建龙立即联系属地社区对该人开展核酸检测并安排后续生活。考虑到流浪乞讨人员身体虚弱、流动性大,是新冠病毒的易感、易发及高危传播人群,也是疫情联防联控容易忽略的空白点,臧建龙向属地纪委监委提出建议,督促党委政府对流浪者等居无定所人员在疫情期间加强检测和管理,及时有效堵塞防疫漏洞。
上午志愿者、下午监督哨;上午在社区、下午跑基层。从前线枪林弹雨到反腐斗智斗勇,从社区防疫志愿者到执纪为民的纪检监察干部,对臧建龙而言,变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
王彦
常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
“我们刚刚才做完一次核酸检测,怎么又要做一次?出什么事了吗?”
3月23日,在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开展志愿服务的王彦协助检测人员上门核酸采样时,一位居民声称几分钟前有一队检测人员刚刚上门采样过。
王彦立即联系当日各检测队了解情况。原来,为了方便居民尽快完成采样,这栋楼共有两批检测人员分别从一楼和顶楼开始检测,本以为会在中间汇合,却因为消防楼梯交错设计,两支队伍使用了不同的楼梯,就这么错过了,这才导致对同一户居民采样两次。王彦将情况向居民耐心解释,取得了他们的谅解。
“这两年一直借调在上级纪委监委参与办案,委里前几次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我都没有机会参加,这次一接到通知,我立刻就报名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王彦充分发挥其在信访工作中接待群众的经验优势,通过法、理、情交融的方式,一遍遍宣传防疫政策,调动群众抗疫积极性,并把反映集中的问题反馈上来。
荷花池街道是钟楼老城区,人口基数大,社区老年人较多。在一次上门检测时,王彦就遇到了一位“倔强”的老人。
“我这么大年纪了,又不出门,干嘛要一次次的做核酸检测?”一开门,老人就对王彦等人大声地表达不满。
“老伯,您多大年纪啦?最近都没出门吗?家里还有谁跟您住一起吗?”王彦不急着向老人解释,而且先接过话茬,与他攀谈了解其家中情况。
原来,老人目前独居在家,每三五天出门去买点菜。老人认为自己平时很少出门,接触不了几个人,没必要连续做核酸检测。王彦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耐心地向他说明当前疫情状况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防控部署。老人最终表示理解并说:“小伙子你说得对,抗疫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要出力,都要负责任的。”
离开老人家后,王彦与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建议对封控区、管控区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加强关照,在确保物资及时供应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心理安抚。
“老人们需要的,或许只是身边有人可以耐心倾听,一起聊聊天而已。”王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