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某的案件给我的触动很大,看到身边人犯下这样的错误,痛心的同时也提醒自己一定要引以为戒!”日前,在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镇村工程警示教育专展上,区建设局干部张某感慨道。
此前,在对一件堤坝汛期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时,常州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发现,堤坝加固工程发包过程存在利益输送问题。时任某街道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的顾某在明知工程承包商不符合承接水利工程要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围标方式帮助不法商人中标。在施工过程中,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该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导致圩堤在汛期出现质量问题。
“从巡察、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情况看,镇村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易发高发,必须加强类案分析,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系统治理。”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探索对镇村工程开展全周期项目化监督,在比对剖析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基础上,围绕决策立项、招标投标、验收决算、资金支付等10个关键环节,梳理出搞形象工程、决策“一言堂”、拆分工程、串标围标、专家不“专”、违法分包、超付工程款等145个廉洁风险点,逐项注明规范要求、政策依据、常见问题和监督路径,形成政府投资工程全周期监督指引。
“有了这张‘路线图’,我们就可以根据项目进度精准确定监督重点,不仅提升了靶向性,还大幅提高了效率。”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在招标环节,我们卡住招标文件编制和评标定标这两个关键节点,督促主责部门对投标资格条件设置、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评标办法、评标程序等加强审查,同时要求专家评委必须当天抽选、当天评审,最大限度降低廉洁风险。”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试点通过大数据助力提升监督质效,依托全周期监督指引,延伸开发招投标监督模型,通过交叉比对投标单位、中标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专家评委、中标金额等信息“碎片”,在海量的弱关联数据中精准查找中标率异常、评委给特定对象打分倾向度过高等问题线索,不断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