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更是核心保障。近年来,市发改委党组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运用加减乘除法,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运用“加法”强化警示震慑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市发改委始终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组织县处级干部收看《辽宁系列腐败案警示录》《折翼的头雁》《醒悟》等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警示震慑。举办青年干部座谈会,聆听青年心声、交流工作心得,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党风廉政要求,引导发改青年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召开全委警示教育大会,邀请市纪委监委专家作辅导报告,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扎牢思想篱笆,绷紧思想之弦。组织党员赴法院开展旁听庭审警示教育,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赴荷园、监察文化馆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观看反腐专题片,用好用活线上线下学习阵地,沉浸式开展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运用“减法”化解廉政风险
坚持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牵引,举一反三,深入排查,抓好整改,纵深推进全委作风建设。建立与辖市区发改条线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集中开工、季度督查活动按照减轻基层负担要求,提前对接具体工作方案,推动简化现场布置、工作环节。根据职责定位,针对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更新修订风险点61个,制定完善防范措施188条,通过这些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惩处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风险隐患,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运用“乘法”提升服务效能
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中优化作风、争当先锋,制定《市发展改革委“作风提效能 服务在基层”活动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十条措施33条清单,在服务民生实事上砥砺党员过硬作风。为激发全委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搭建青年干部业务交流和素质提升的展示平台,举行“筑青年之志,谋发展新篇”青年讲堂活动。广泛开展“党员义工365”、公务员“三献”、一袋牛奶的暴走、慈善“一日捐”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委创成“常州市文明单位”,拥有市级“工人先锋号”1个,省级“工人先锋号”1个。
运用“除法”根治常见问题
为使党员干部行为在组织监督之下,着力消除公权力监督盲区,市发改委综合运用好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同监督、机关纪委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手段,形成有机贯通、互相协调的监督格局。积极配合派驻纪检组落实监督职责,邀请参加党组会、重要活动,主动接受监督。今年以来,配合开展年度重点监督项目督查6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调研检查4次。机关纪委每季度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纪委监委最新通报,传达最新工作精神,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发挥监督执纪“前哨”“探头”作用,做到监督不缺位、监督无盲区、监督可落地。开展经常性的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反面典型案例通报和教育整改力度,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督促全体党员干部养成纪律自觉、守住行为底线。